B公共图书

BA公共电子书

BB公共音频

BC公共视频

     

| 中华民族 | 中华文化 | 老钱文化 | 毛泽东社会重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五族共和_百度百科 |

六大古都都有哪些文化特色?(2017年08月04日)辛亥革命:"五族共和"如何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2024-09-25) "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20160921)

《全球通史》作者讲述为何要研究历史(20180130) 人类"轴心时代"的思想光芒(20170331)

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如何看待"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 网页链接 | 柯林武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网页链接 |

汉文学网 https://www.hwxnet.com/ 我爱语文 http://www.52yuwen.com/ 拼音学习网 http://a.dgqjj.com/ 汉辞典 http://www.hydcd.com/

中国文化 http://cn.chinaculture.org/ 中华文化促进会 http://www.ccps.com.cn/ 中国文艺网 http://www.cflac.org.cn/ | 儒释道 | 大国崛起 |

中国文化传媒 http://www.ccdy.cn/ 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p://www.zgctwh.com.cn/ 中华文化大学 http://zhwhdx.ustc.edu.cn/zhwhdx/

中华文化20讲 | 网页链接 | 中华文化学习网 http://www.51cjh.cn/index.asp

| 相关网站 | 辛亥革命 http://www.xhgm100.com/ 抗日战争纪念馆 http://www.1937china.com/index2.shtml | 维基百科--历史 |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多源融合、渐进统一的漫长过程,其文化特点体现为多元一体、兼容并蓄。以下是核心脉络与特点的梳理:


一、形成过程:从多元到一体的四个阶段

1. 史前多元起源(新石器时代)

2. 华夏凝聚与“中国”概念初现(夏商周至秦汉)

3. 民族大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宋元)

4. 近代民族意识觉醒(19世纪至今)


二、文化特点:多元一体的核心特质

1. 地理基础塑造多元性

2. 思想与价值观的融合性

3. 制度与文字的整合力

4. 民俗与艺术的多样性


三、重要历史整合机制

  1. 移民实边
    • 汉代屯田戍边、明清“湖广填四川”,促进族群杂居。
  2. 和亲联姻
    •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建立政治与文化纽带。
  3. 经济互赖
    • 茶马古道(汉藏贸易)、草原丝绸之路(农耕-游牧交换)。
  4. 战争与和平交替
    • 冲突推动技术传播(如骑兵战术),和平时期通商通婚加速融合。

总结:超稳定文化共同体

中华民族以地理单元完整性(高原-草原-海洋包围的相对封闭空间)为舞台,通过儒家伦理为软纽带中央集权为硬框架,历经五千年将数百个族群熔铸为“多元一体”的文明实体。其最大特点是:

费孝通总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文化密码。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QQ274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