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版)(交公路发[2007]358号 2007-10-01实施)
第六篇 路线交叉
序号 | 内容序号 | 内容(初步设计) | 内容序号 | 内容(施工图设计) | 备注 |
1 | 1 说明 | 1)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 |||
2 | 2)路线交叉(包括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主体工程、分离式立体交叉、通道、天桥、平面交叉及管线交叉)设计的说明。 | ||||
3 | 3)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
4 | 1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 2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览表编制。 | ||
5 | 1)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 列出全线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名称、交叉桩号、起讫桩号、互通形式、交叉方式、被交叉道路名称及等级,分别按主线、匝道、被交叉道路或连接线列出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全长、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跨线桥、匝道桥结构类型及数量(米/座),以及涵洞、通道等其它附属工程。 | 1)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 ||
6 | 2)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 | 列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的所有主要工程与主要材料数量。其内容应与其它各篇(如路基、路面、桥涵等)的要求基本一致。 | |||
7 | 3)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较表 | 逐处编制此表。列出各方案平面示意图、中心桩号、地名、交叉方式、互通立交形式、被交叉道路名称及等级、土石方数量、拆迁数量、占地面积,主线、匝道及被交叉道路主要技术指标,收费站数量及收费车道数,附属工程的种类、结构类型、数量,路面结构类型、厚度、面积,桥梁按跨线桥、匝道桥等分别列出交角、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桥长、桥面宽度、墩台形式、基础类型,各方案总造价、主要优缺点及方案采用意见。 | |||
8 | 4)互通式立体交叉交通量分布图 | 示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及各转向设计年限日平均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 | |||
9 | 5)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 在地形图上直接绘制,不应遮盖原有地形图。示出主线、匝道、变速车道、被交叉道路位置(中心线、路基边线、坡脚(或坡顶)线、标出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平曲线要素点及百米桩),加减速车道及渐变段长度、匝道编号、跨线桥位置及交角、导线点、坐标网格、收费站及管理区、桥涵、通道的位置。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综合排水系统(位置、水流方向),支挡构造物的设置(工程名称、位置)及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工程名称、位置),并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匝道的代表性横断面等。采用整幅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0。比较方案单独绘制平面图。 | 2)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绘制。采用整幅图,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 |
10 | 3)互通式立体交叉线位图 | 绘出坐标网格并标注坐标。示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及匝道(含变速车道)中心线、桩号(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主要桩位)、平曲线要素等。比例尺一般用1:1000或1:2000。 | |||
11 | 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 参照第二篇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编制。 表中平曲线主要桩位附坐标。宜对收费站广场边线进行设计,并在直曲表中反映出来,便于控制施工质量。 | |||
12 | 5)逐桩坐标表* | 参照第二篇路线逐桩坐标表编制。 | |||
13 | 6)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 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和匝道的纵断面图。其内容和路线纵断面图相同。水平比例尺用1:2000,垂直比例尺用1:200。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纵断面图位置。比较方案单独绘制纵断面图。 | 6)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 参照路线纵断面图绘制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匝道的纵断面。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纵断面图位置。 | |
14 | 7)互通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 | 参照第三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和匝道的路基横断面图。 | 7)匝道连接部设计图 | 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连接部位置,绘出匝道与主线、匝道与被交叉道路、匝道与收费站、匝道与匝道等连接部分设计图(包括中心线、行车道、路缘带、路肩、鼻端边线,不绘地形),示出桩号、各部分宽度等。当路基宽度(行车道、硬路肩等)发生变化时,应在附注中说明变化段的情况(起讫桩号、宽度值、变化方式等)。比例尺一般用1:200~1:400。并绘出缘石平面图和断面图,比例尺一般用1:20~1:50。 | |
15 | 8)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 参照第三篇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图、排水设计图等内容和要求,编制立体交叉区(包括主线、匝道、被交叉道路、收费站)内的所有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设计图表。当立体交叉区设计与主线设计图相一致时,可不绘图,不一致时应绘制。 | 8)匝道连接部标高数据图 | 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连接部位置,绘出连接细部平面(包括中心线、中央分隔带、路缘带、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鼻端边线,不绘地形),示出各断面桩号、路拱横坡和断面中心线以及各部分宽度。对于未能在纵断面图中表达到的超高变化情况,应在附注中明确说明。比例尺一般用1:200。 | |
16 | 9)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推荐方案桥型布置图 | 参照第四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的内容和要求编制,并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 9)路基设计表* | 参照第三篇路基设计表编制。 | |
17 | 10)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推荐方案一般构造图 | 参照第四篇大、中桥一般构造图的内容及要求绘制。一般桥型或利用通用图的桥梁可不绘此图。 | 10)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 参照第三篇路基土石方数量表编制。 | |
18 | 11)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比较方案桥型布置图及一般构造图内容及要求同推荐方案。方案明确或全线统一时可不绘此图。 | 11)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三篇中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图、排水设计图等图表绘制,并根据需要绘制其他必要的设计图表。 | ||
19 | 12)匝道跨线桥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桥型布置图及一般构造图内容及要求同主线(或被交叉道路)跨线桥。 | 12)主线及匝道跨线桥桥型布置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大、中桥结构设计图表绘制。 | ||
20 | 13)涵洞、通道典型设计图 | 绘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交叉区外主线上的涵洞、通道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 13)主线及匝道跨线桥结构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表绘制。 | |
21 | 14)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 示出其他工程的结构类型、构造、各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 | 14)通道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小桥设计图绘制。 | |
22 | 15)涵洞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涵洞设计图表绘制。 | |||
23 | 16)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 比例尺根据需要定。 | |||
24 | 17)附属设施设计图 | 示出其它各项工程(包括挡土墙、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预埋管道、阶梯、绿化等)的位置、形式,并视需要绘制设计图,比例尺根据需要定。 | |||
25 | 2 服务设施匝道及连接道路设计图表 | 3 服务区、停车区等服务设施主体工程设计图 | |||
26 | 1)服务设施主体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的内容和要求绘制 | |||
27 | 2)平面图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绘制。比较方案单独绘制平面图。 | 1)平面图 |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绘制。采用整幅图,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 |
28 | 2)线位图 | 绘出坐标网格并标注坐标。示出主线、连接道路(含变速车道)中心线、桩号(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主要桩位)、平曲线要素等。比例尺一般用1:1000或1:2000。 | |||
29 | 3)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 参照第二篇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编制。 表中平曲线主要桩位附坐标。 | |||
30 | 4)逐桩坐标表* | 参照第二篇路线逐桩坐标表编制。 | |||
31 | 3)纵断面图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连接道路的纵断面图。比较方案单独绘制纵断面图。 | 5)纵断面图 | 参照路线纵断面图绘制出主线、连接道路的纵断面。示出服务设施简图及纵断面图位置。 | |
32 | 4)横断面图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连接道路的路基横断面图。 | 6)连接部设计图 | 示出服务设施简图及连接部位置,绘出连接道路与主线连接部分设计图(包括中心线、行车道、路缘带、路肩、鼻端边线,不绘地形),示出桩号、各部分宽度等。当路基宽度(行车道、硬路肩等)发生变化时,应在附注中说明变化段的情况(起讫桩号、宽度值、变化方式等)。比例尺一般用1:200~1:400。并绘出缘石平面图和断面图,比例尺一般用1:20~1:50。 | |
33 | 7)连接部标高数据图 | 示出服务设施简图及连接部位置,绘出连接细部平面(包括中心线、中央分隔带、路缘带、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鼻端边线,不绘地形),示出各断面桩号、路拱横坡和断面中心线以及各部分宽度。对于未能在纵断面图中表达到的超高变化情况,应在附注中明确说明。比例尺一般用1:200。 | |||
34 | 8)路基设计表* | 参照第三篇路基设计表编制。 | |||
35 | 9)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 参照第三篇路基土石方数量表编制。 | |||
36 | 5)服务设施范围内主体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 参照第三篇的内容和要求,编制服务设施区内(包括主线、连接道路及场区)的路基、路面及排水(不包括地下排水)、防护设计图表。 | 10)服务设施区内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三篇的内容及要求绘制,并根据需要绘制其他必要的设计图表。 | |
37 | 7)天桥设计图表 | 绘出服务设施区内天桥的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服务设施区外主线上的天桥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 11)天桥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桥梁设计图绘制,并列出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天桥的所有工程、材料数量。 | |
38 | 6)涵洞、通道典型设计图 | 绘出服务设施区内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服务设施区外主线上的涵洞、通道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 12)通道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小桥设计图绘制。 | |
39 | 13)涵洞设计图表 | 参照本章第四篇涵洞设计图表绘制。 | |||
40 | 8)服务设施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 示出其他工程的结构类型、构造、各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 | 14)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 比例尺根据需要定。 | |
41 | 15)附属设施设计图 | 示出其它各项工程(包括挡土墙、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预埋管道、阶梯、绿化等)的位置、形式,并视需要绘制设计图,比例尺根据需要定。 | |||
42 | 3 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 4 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 |||
43 | 1)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 列出各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中心桩号及地名、被交叉道路名称及等级、交叉方式及与主线交角、设计荷载、孔数及孔径、桥面净空、桥梁总长度、上部构造、下部构造、被交叉道路改建长度、最大纵坡等。 | 1)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编制。 | |
44 | 2)分离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 列出分离式立体交叉区内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的所有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 | 2)分离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 列出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引道及主体的所有工程、材料数量。 | |
45 | 3)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内容及要求绘制,并示出被交叉公路或铁路、跨线桥及其交角、桩号和平曲线要素等。 | 3)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 参照路线平面图绘制。其范围应包括桥梁两端的全部引道在内,图中示出主线、被交叉公路或铁路、跨线桥及其交角、里程桩号和平曲线要素,护栏、防护网、管线及排水设施的位置等,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 |
46 | 4)分离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内容及要求绘制,可与平面图合并绘制。 | 4)分离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 参照路线纵断面图绘制。可与平面图合并绘制。 | |
47 | 5)分离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 | 绘出被交叉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等。其内容及要求参照第四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及路面结构图绘制。 | 5)被交叉公路横断面图和路基、路面设计图 | 参照本章第三篇的要求绘制。 | |
48 | 6)分离式立体交叉桥型布置图 | 参照第四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内容及要求绘制。有比较方案时,应加绘比较方案图。 | 6)分离式立体交叉桥桥型布置图 | 参照本章第四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绘制。 | |
49 | 7)分离式立体交叉区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内容及要求绘制。 | 7)分离式立体交叉桥结构设计图 | 参照本章第四篇大、中桥梁结构设计图绘制。 | |
50 | 8)其他构造物设计图 | 当被交叉公路内有挡土墙、涵洞、管线等其他构造物时,参照本章相应项目要求绘制设计图。 | |||
51 | 4 通道、天桥设计图表 | 5 通道、天桥设计图表 | |||
52 | 1)通道、天桥一览表 | 列出通道及天桥的中心桩号、地名、工程名称、被交叉道路种类、交角、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全长、净宽、净高、被交叉道路改建长度及纵坡、路面类型及厚度等。 | |||
53 | 2)通道、天桥工程数量表 | 列出通道、天桥及有关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 | 1)通道、天桥工程数量表 | 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列出天桥的所有工程、材料数量。 | |
54 | 2)通道设计图 | ||||
55 | 3)通道一般布置图 |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典型图。比例尺用1:50~1:200。 | (1)通道布置图 | 给出全部引道在内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地质断面、地下水位等,比例尺用1:500~1:1000。 | |
56 | (2)通道结构设计图 | 参照本章第四篇小桥及涵洞结构设计图绘制。 | |||
57 | 4)天桥一般布置图 |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典型图。比例尺用1:50~1:200。 | 3)天桥设计图 | 参照本章第四篇桥梁设计图绘制。 | |
58 | 5 平面交叉设计图表 | 6 平面交叉设计图表 | |||
59 | 1)平面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 列出沿线各平面交叉的中心桩号、起讫点桩号、被交叉路名称及等级、交叉形式、交角、引道纵坡、改建长度及工程数量(包括该范围内的主线工程)。 | 1)平面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平面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编制。 | |
60 | 2)平面交叉布置图 | 在地形图上直接绘制,不应遮盖原有地形图。示出地形、地物、主线、被交叉道路或铁路、交通岛、辅助车道的纵、横断面及设计主要尺寸(如转弯平曲线半径、车道宽度、渐变段长度等)。比例尺用1:500~1:2000。 | 2)平面交叉布置图 | 绘出地形、地物、主线、被交叉公路或铁路、交通岛,注出交叉点桩号及交角、水准点位置及其编号和高程、管线及排水设施等的位置,比例尺用1:500~1:2000。 | |
61 | 3)平面交叉设计图 | 绘出环形和渠化交叉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标高数据图。平面图中注明控制点处的坐标(如交通岛、转弯平曲线圆心及起终点等)。标高数据图中注明路面水水流方向。平面设计图比例尺用1:500~1:2000;纵断面图水平比例尺用1:500~1:2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50~1:200,横断面比例尺用1:100~1:200。 | |||
62 | 6 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 7 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 |||
63 | 1)管线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 列出各管线交叉的桩号、地名、被交叉的管线长度及管线类型、所属单位、交角、管线交叉方式(上跨或下穿)、净空或埋深及工程、材料数量。 | 1)管线交叉工程数量表 | 列出管线交叉桩号、地名、被交叉的管线长度及管线类型、所属单位、交角、管线交叉方式(上跨或下穿)、净空或埋深及工程、材料数量。 | |
64 | 2)管线交叉设计图 | 典型及复杂的交叉管线应绘本图。 | 2)管线交叉设计图 | 管线交叉需修建人工构造物时应绘本图,比例尺用1:50~1:200,细部结构用1:5~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