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政策法规 |
GD宏观关注 |
| 2022统计公报(分析) | 2022统计公报 |(DS总结,DeepSeek,https://cloud.siliconflow.cn/i/8vnAlFr8)
2024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全年GDP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5.3%、5.0%,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56.7%。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贡献2.2、1.3、1.5个百分点增长动能。人口总量降至14.08亿,城镇化率达67%,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失业率稳定在5.1%。新质生产力发展显著,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8.9%,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38.7%。区域协调取得成效,东中西部增速保持5.0%-5.2%,长三角、京津冀增速领先。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16.4%,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90.4%。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DS总结)
2023年国民经济稳中提质,全年GDP达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1%、4.7%、5.8%,第三产业占比54.6%。消费贡献率达4.3个百分点,净出口拖累0.6个百分点。年末人口14.1亿,减少208万,城镇化率66.16%,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失业率5.2%。新动能加速培育,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2.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太阳能电池产量激增54%。区域协调深化,长三角、长江经济带GDP分别增长5.7%、5.5%,东部、西部增速超5%。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7.8%,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89.4%,但万元GDP碳排放与上年持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驱动特征显著,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DS总结)
2022年国民经济承压前行,全年GDP达12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3.8%、2.3%,第三产业占比52.8%,产业结构基本稳定。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增长1.0、1.5、0.5个百分点,内需支撑作用凸显。人口总量降至14.12亿,城镇化率提升至65.22%,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失业率5.6%。新动能加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激增90.5%、46.8%。区域协调持续推进,中部地区增长4.0%领跑,长江经济带增速达3.0%。绿色转型成效显现,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8.5%,PM2.5浓度下降3.3%,但万元GDP能耗仅微降0.1%。经济在多重压力下保持韧性,创新驱动与结构优化成为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DS总结)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国民总收入1197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
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0.4%。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16个,持平的为1个,下降的为53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个,下降的为64个。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27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225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7261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4.1%。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00.3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3.4亿千瓦,增长46.8%。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3829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年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908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近1.7亿户。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62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66513亿元,增长4.0%;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56985亿元,增长3.2%;东北地区生产总值57946亿元,增长1.3%。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59766亿元,增长3.0%;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90289亿元,增长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全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2.8%,未达标的城市占37.2%;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Ⅳ类断面比例为9.7%,Ⅴ类断面比例为1.7%,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