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综合要求 | 股票的本质 | 股市投机者 | 股市心态管理 | 炒预期 | 美元指数(DINIW) | 人民币 | 社会关注点 | 散户行为特性 | 冷静交易者训练 | 个人特质训练 | 投资者个性特质 |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行业分类(上交所) 地区分类(上交所) 每日股票情况(上交所) 市场数据(深圳)
对投资者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是在别人把利益(税,负债利息,职工薪酬,各种费用)分完以后才能开始分钱的。
金融大师索罗斯的投资思想精髓:寻找无可逆转的趋势。 市场一致性预期(风险);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为什么中国政府不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网页链接 |
根据纽交所的数据,平均持股周期从1960年的7年下降到了2016年的4个月。所以投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要成为成功的投机者必须具备四种要素:金钱,想法,耐心,还有运气。
投机中赚的钱是痛苦钱,先有痛苦,然后才有金钱。https://xueqiu.com/8356617599/144447043
货币之于证券市场,就像氧气之于呼吸,汽油之于引擎。
一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
"心理造就90%行情",大众对消息的反应才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
因为成功的投机家在100次交易中,获利51次,亏损49次,他就靠这差数为生。
中国股市投机氛围严重(2018-10-17)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投机者真正的死敌,希望、恐惧和贪婪总是存在的,他们就藏在我们的心里,它们在市场外面等着,等着跳进市场来表现,等着机会大赚一把;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本上说,由于贪婪、恐惧、无知和希望。
"博弈"的思想究竟如何应用到A股市场? (2015-07-30)A股暴涨暴跌的成因分析 A股没有崩盘的可能(20200313) A股是资金避风港吗?(20200311)
徐翔被曝在狱中只有两件事可做:读书、看新闻联播(2019年04月02日)
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高达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还有高达2.9亿的农民工;中国的宏观、中观、微观政策始终都要把保民生、保就业放在首位
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它未来所有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所以造就牛市的三个前提条件就是基本面向好、货币环境变宽松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投资是赌马,是胜率和赔率的游戏。科技类股票通常被看成是高赔率,低胜率的品种。
十个股民,一个赚钱,两个持平,七个都赔钱 //到这个阶段,你才能在股市赚钱 | 网页链接 |
投资与游戏三个共同的成功要素 第一,综合能力;交叉性经验,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地做出正确决策。
第二、理性决策;而真正的投资高手和游戏高手一样,都非常理性。
第三,专注勤奋;所有的游戏高手,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长期苦练才有成就。
巴菲特每天早上要阅读大量的报纸杂志,经常读书,大量阅读公司年报,能够背的出几百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从不买入陌生公司,在未了解公司相关情况、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不盲目投资
投资不能意气用事
股市充满变数,政策也很难捉摸,只要交易未结束、政策未出台,谁都无法下定论,任何人对于大盘、个股和政策过于自信的预测和判断都是缺乏根据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从5万本金到千万级牛散:全职炒股是一种什么体验?(2024-07-22)
我们来结合提供的观点和比喻,分析“职业炒股能否生活”所需的特质和能力,并探讨数据支撑和建议。
核心观点总结:
- 职业炒股体验如“农民种田”: 强调规律性、专注力(守好“一亩三分地”/能力圈)、持续学习(尝试新种法)、务实辛劳(非“王子”而是“李子柒”)。
- 日常节奏: 有明确的“农忙”(交易日盯盘、复盘、学习)和“农闲”(休息、娱乐、学习充电)区分,强调自律与生活平衡。
- 核心能力条件:
- 执行力 (基本功): 近乎机械化执行交易计划。
- 收割能力: 拥有固定、可重复的盈利模式,明确能力圈边界(知道什么行情能/不能做)。
- 反收割能力 (风险控制): 有效控制回撤,核心是止损,依赖于执行力。
- 可靠的正收益系统: 明确系统属性(风险厌恶型 vs 风险偏好型)及其优缺点。
- 5年实习期: 给予足够时间积累实战经验,并设置退出止损点。
- 实战经验不可或缺: 交易是高度个性化的,涉及盘感、临场决策、心理控制等,只能通过时间和经验积累。
分析:职业炒股能否生活?需要什么特质和能力?
结论:职业炒股可以生活,但绝非易事。它是一项要求极高、淘汰率极高的“专业”或“事业”,而非简单的“工作”或“赚钱捷径”。 成功者需要具备独特的内在特质、专业的综合能力和严格的自我管理。
一、 特质与能力需求(基于观点提炼):
- 极强的自律性与执行力: 如农民按时劳作,交易者必须严格遵守交易纪律(开盘、复盘、止损止盈),克服人性弱点(贪婪、恐惧、懒惰)。这是观点中反复强调的“基本功”。
- 深刻的自我认知与能力圈界定: 像农民清楚“玉米、白菜、辣椒在哪”,交易者必须明确知道自己的盈利模式适用何种市场环境(收割能力),并严格限定在能力圈内操作。这是生存之本。
- 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 “反收割能力”是核心。理解并接受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通过严格的止损纪律和头寸管理,将单次亏损和整体回撤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执行力是止损的保障。
- 拥有并理解交易系统: 不仅要有能长期盈利的系统(正期望值),更要深刻理解其底层逻辑、优势和劣势(风险偏好类型)。这决定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 持续学习与适应能力: 市场如四季更替、技术如“新品种新种法”,必须持续学习新知识、新工具,适应市场变化。
- 强大的心理素质:
- 情绪管理: 面对市场波动、盈利亏损时保持冷静客观(观点中“临场决策”、“交易心理”)。
- 耐心: 等待符合系统的机会(如农民等待作物生长)。
- 韧性: 承受压力、挫折和连续亏损后依然能坚持系统和纪律。
- 独立决策: 不盲目跟风,对自己的交易负责。
- 实战经验积累: 观点强调这是“无法通过学习获得”的,只能通过长期、大量的实盘操作来磨练“盘感”、决策速度、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以及对自身系统在不同市场下表现的深刻理解。
- 财务规划与压力管理:
- 充足的启动与生活资金: 确保在“实习期”及遭遇回撤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避免因财务压力做出非理性交易。
- “5年实习期”的规划与止损: 设定明确的职业化时间目标和财务目标(如持续盈利年限、最低年化收益),到期未达成就果断“止损”退出。
二、 是否有数据支撑?
虽然没有单一数据能全面覆盖所有方面,但大量研究和行业数据强烈支持上述观点:
-
高淘汰率:
-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等机构的数据普遍显示,绝大多数(通常认为70%-90%)的零售交易者(包括全职和兼职)在长期内是亏损的。
- 经纪商数据常显示,大部分账户最终亏损离场。
- 支撑点: 印证了“职业化”的高门槛和“5年实习期”的必要性,大部分人在积累足够能力前已被淘汰或耗尽资金。
-
执行力的重要性:
- 行为金融学: 大量研究证明投资者普遍存在“处置效应”(过早卖出盈利股、过久持有亏损股)、“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行为,导致执行力低下,损害收益。
- 交易日志分析: 成功的交易者普遍强调交易日志的重要性,而日志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检视和提升执行力。失败案例中,违反既定计划是常见原因。
- 支撑点: 直接证明“执行力是基本功”的观点,缺乏它是失败主因之一。
-
风险控制的核心地位:
- 资金管理研究: 数学和金融理论(如凯利公式)以及实战经验都证明,控制单笔亏损(通常建议<1%-2%本金)和整体回撤(<20%)是长期存活的关键。 一次大的回撤可能需要数倍的盈利才能弥补。
- 对冲基金/专业交易员数据: 顶级机构和个人都将风险管理置于首位,其业绩报告和访谈反复强调回撤控制。
- 支撑点: 印证“反收割能力”(控制回撤)和“止损靠执行力”是生存的绝对核心。
-
系统化交易的优势:
- 量化研究: 大量学术和行业研究表明,基于规则、可回溯测试的系统化交易方法,长期表现通常优于完全依赖主观判断的方法,尤其在控制风险和一致性方面。
- 基金业绩: 系统化/量化基金(即使是风险厌恶型)在长期风险调整后收益(如夏普比率)上往往表现稳健。
- 支撑点: 支持“拥有可靠正收益系统”的必要性,并强调理解其风险属性(风险厌恶型更稳健)。
-
经验的价值:
- 专家研究: 在需要快速决策和模式识别的领域(如交易、医疗诊断),经验丰富的专家表现显著优于新手,这源于“隐性知识”和“模式库”的积累。
- 交易员成长曲线: 行业内普遍共识是,形成稳定盈利能力需要数年(观点中的“5年”是合理估计)的实战磨练,期间会经历多次亏损和学习。
- 支撑点: 证实“实战经验是时间的积淀,更需社会经验的沉积”的观点,无法速成。
三、 给职业炒股者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数据支撑,为立志以交易为生的人提供以下建议:
-
严肃对待“实习期” (5年规划):
- 用闲钱交易: 投入不影响基本生活的资金。
- 设定严格标准: 明确“实习成功”的标准(如连续X年稳定盈利、年化收益>Y%、最大回撤<Z%)。到期未达标,坚决退出止损。
- 模拟→小资金→逐步放大: 先在模拟盘验证系统,再用极小实盘资金练习执行力和心态,盈利稳定后再极其缓慢地增加本金。
-
打造并坚守你的“系统”:
- 明确化: 将你的交易逻辑(入场、出场、止损、头寸)写成清晰、可执行的规则。
- 回溯测试与压力测试: 用历史数据验证系统在不同市场(牛市、熊市、震荡市)的表现,尤其是极端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
- 了解你的系统: 深刻理解它的胜率、盈亏比、最大回撤、适合/不适合的市场环境(风险偏好属性)。
- 一致性: 严格执行! 杜绝凭感觉、消息或情绪临时改变计划。记录每一笔交易,定期复盘。
-
将风险控制刻入骨髓:
- 单笔风险限额: 单笔交易亏损绝对不超过本金的1%-2%。这是铁律!
- 总风险敞口: 控制同时持仓的数量和总风险暴露。
- 止损是生命线: 入场前必设止损点,触发后无条件执行。定期评估止损策略的有效性。
- 资产配置: 交易资产不是你的全部身家。确保有安全的储蓄、保险等。
-
界定并死守“能力圈”:
- 专注: 选择少数几个你真正理解、有优势的市场/品种/策略深耕。不要眼红圈外的“机会”。
- 学会放弃: 大部分市场波动和“机会”与你无关,只做系统内的、高确定性的交易。
-
构建强大的心理与身体基础:
- 保持健康: 规律作息(如观点中的作息表)、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如观点中的踩单车/健身房)。身心健康是稳定决策的基础。
- 情绪管理训练: 学习冥想、深呼吸等技巧。接受亏损是成本。避免交易结果影响生活情绪。
- 压力管理: 建立健康的减压渠道(如观点中的娱乐活动)。确保有交易之外的社交和生活。
- 独立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从“大师”或市场噪音。
-
持续学习,拥抱变化:
- 跟踪市场: 每日阅读新闻、研报、行业动态(如观点中早晚刷信息)。
- 学习新知识: 关注新理论、新技术(如量化、AI在交易中的应用)。
- 复盘与迭代: 定期(每日/每周/每月)深度复盘交易记录,分析成败原因,迭代优化你的系统(但核心逻辑稳定后不宜频繁大改)。
-
建立财务安全垫:
- 充足储备: 在转为全职前,储备至少2年(甚至更多)的生活必需开支。这笔钱不能用于交易。
- 收入多元化 (可选但推荐): 在稳定盈利前或初期,考虑保留一份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兼职/副业,减轻财务压力。
-
寻求支持与交流 (谨慎):
- 寻找导师/圈子: 向有经验且成功的交易者学习(注意甄别骗子),加入高质量的交流社群(但保持独立思考)。
- 考虑专业帮助: 如果交易压力严重影响心理或生活,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总结:
职业炒股如“农民种田”的比喻非常贴切,它揭示了其专业性、规律性、务实性以及对专注、耐心和持续付出的高要求。数据无情地证明了其高淘汰率和残酷性。能否以此为生,核心不在于“炒股”本身,而在于你是否能将自己训练成一个具备顶尖执行力、严格风控、系统思维、强大心理和持续学习能力的“专业交易员”。这需要极高的天赋、数年的艰苦磨砺、充足的准备以及一点点运气。在踏上这条路之前,务必对挑战有清醒认识,做好充分的财务、技能和心理准备,并严格遵守“实习期”和风险控制的铁律。
| 散户结构 | 全球股市交易时间一览 | 优先股与普通股、债券及其他股债混合产品的区别 | 站点地图 |